园区简介
瑞昌经济开发区前身是瑞昌市黄金工业园,于2001年3月经九江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定名“瑞昌市黄金工业园”。同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2005年南、北园及西园铁路以西部分基本建成,并通过了国家开发区专项整顿验收,2006年3月正式更名“江西瑞昌工业园区”,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和省政府认定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西瑞昌经济开发区,2013年7月,江西瑞昌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
形成“一园三区”。2006年3月,省发改委核定我市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重点发展建材、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面积为306.67公顷。2006年5月,我市为策应省沿江大开发战略,成立了“九江市码头工业城管理委员会”,2009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促进九江沿江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将瑞昌工业园区(含码头镇)纳入沿江开发六大板块,实际是将沿江板块纳入了大园区的统计的范围,一园两区格局由此形成,即省政府批复认定的瑞昌工业园区(城区板块)和我市设立的码头工业城(沿江板块)。2012年12月,省政府下发《关于江西瑞昌工业园区更名为江西瑞昌经济开发区的批复》(赣府字{2012}85号文件)。2013年7月8日,瑞昌经济开发区正式揭牌。 2013年12月,省政府下发《关于瑞昌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的批复》(赣府字{2012}85号文件),总体规划面积由306.67公顷扩大至1914.89公顷,其中扩区面积1689.55公顷、调整区面积81.33公顷,城区园区、码头工业城、大唐新区组成瑞昌经济开发区的框架,“一园三区”由此形成。
截止目前,三区实际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0亿元,开发面积近32.4平方公里。城区板块投入资金2.8亿元,建成面积3.07平方公里(4600亩),其中南园2640亩、北园930亩、西园1030亩。沿江板块投入资金20亿元一期、二期24平方公里已投入使用。大唐新区投入基础建设资金6.3亿元,已开发利用5.3平方公里。
瑞昌经济开发区集中打造造纸及纸制品、建材制造、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化学品制造、木业家具制造、铜及铜产品制造、电缆制造八大支柱产业,其中城区工业园区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产业为主导,主要承接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轻工业、医药食品等产业。沿江产业区以建筑材料、机械船舶和造纸纸品产业为主导,着力发展建材、木业家具、铜及铜产品、电缆、造纸及纸制品、化学品、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唐新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商务物流、电子商业产业基地为主,适当发展高科技、低碳工业。
形成“一园三区”。2006年3月,省发改委核定我市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重点发展建材、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面积为306.67公顷。2006年5月,我市为策应省沿江大开发战略,成立了“九江市码头工业城管理委员会”,2009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促进九江沿江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将瑞昌工业园区(含码头镇)纳入沿江开发六大板块,实际是将沿江板块纳入了大园区的统计的范围,一园两区格局由此形成,即省政府批复认定的瑞昌工业园区(城区板块)和我市设立的码头工业城(沿江板块)。2012年12月,省政府下发《关于江西瑞昌工业园区更名为江西瑞昌经济开发区的批复》(赣府字{2012}85号文件)。2013年7月8日,瑞昌经济开发区正式揭牌。 2013年12月,省政府下发《关于瑞昌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的批复》(赣府字{2012}85号文件),总体规划面积由306.67公顷扩大至1914.89公顷,其中扩区面积1689.55公顷、调整区面积81.33公顷,城区园区、码头工业城、大唐新区组成瑞昌经济开发区的框架,“一园三区”由此形成。
截止目前,三区实际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0亿元,开发面积近32.4平方公里。城区板块投入资金2.8亿元,建成面积3.07平方公里(4600亩),其中南园2640亩、北园930亩、西园1030亩。沿江板块投入资金20亿元一期、二期24平方公里已投入使用。大唐新区投入基础建设资金6.3亿元,已开发利用5.3平方公里。
瑞昌经济开发区集中打造造纸及纸制品、建材制造、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化学品制造、木业家具制造、铜及铜产品制造、电缆制造八大支柱产业,其中城区工业园区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产业为主导,主要承接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轻工业、医药食品等产业。沿江产业区以建筑材料、机械船舶和造纸纸品产业为主导,着力发展建材、木业家具、铜及铜产品、电缆、造纸及纸制品、化学品、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唐新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商务物流、电子商业产业基地为主,适当发展高科技、低碳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