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简介
攸州工业园2001年开始筹建,2003年正式破土动工,是在原经济开发区工业小区基础上规划建设的现代工业示范园。同年6月,被省乡镇企业局纳入省级调度重点乡镇工业园区。
该园位于攸县县城西侧,北至攸衡路,南达工业路,东起内环路,西接外环路。园区横跨城关镇西阁社区、江桥村、胡公庙村,上云桥镇乌坳村,鸭塘铺乡龙湖村、谢家垅村,涉及3个乡镇、6个村、94个村民小组。园区规[1] 划控制总面积8km2,分两期开发建设,首期工程3.45km2,现已纳入攸县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列入株洲市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通过湖南省环保局主持的环境影响评审。 园区地质条件良好,系低山缓丘地形,以低山地、丘岗地为主,地势较为平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无霜期长达290多天;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洣水之滨,紧邻长、株、潭城市群,醴茶铁路、106国道、315省道、衡炎高速、岳汝高速穿境而过,并与县城拥有的水、电、路、讯、生活福利等公用资源共享,是工业建设的理想地域。
园区高强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10亿资金修筑了16.95km60m宽的园区主干道,架设了16.49km10kv输电线路,改造了10kv高压线3条,铺设了15.82km0.3m直径的南北双线自来水管网和14.83km1m直径的排污管道,完成了吉龙路、兴工路、兴业路的绿化、亮化工程,1000兆光纤已入园,首期20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竣工并全部租出,二期30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动工,10000平方米企业服务中心大楼、20000平方米仓库和20000平方米物流配送站已经建成,排污、排水系统基本完善,自来水日供应量达30000t,日处理25000t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230t的垃圾场已建成并运行。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开发面积504公顷,占总规划面积的63%,投资强度达到了1600万元/公顷。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园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突出规划先行,推进基础 前移,承接产业转型,实施产城融合。转方式,调结构,建“两型”,真抓实干致力建设一流园区;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励精图治倾心打造完美社区。瞄准“建设一流园区,打造完美社区”的战略目标,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展新貌”的战略步骤,建设百亿产值园,税收突破三个亿,使工业经济呈现“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建设提质,产业提效”的良好态势。把园区建设成为“事业发展,管理有序,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生活共同体。
园区布局为五个功能小区:即农产品生物医药加工区、电子信息产业区、轻工机电制造区、精细化工冶炼区和管理中心服务区。产业发展重心将放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优势板块上。到目前为止,已有35家企业入园落户,其中正式投产20家,动工在建8家,待建企业7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08亿元。2008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5.67亿元,实现利税1.29亿元。到2012年末,力争规模以上入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亿元以上,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达到3亿元以上。[2]
该园位于攸县县城西侧,北至攸衡路,南达工业路,东起内环路,西接外环路。园区横跨城关镇西阁社区、江桥村、胡公庙村,上云桥镇乌坳村,鸭塘铺乡龙湖村、谢家垅村,涉及3个乡镇、6个村、94个村民小组。园区规[1] 划控制总面积8km2,分两期开发建设,首期工程3.45km2,现已纳入攸县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列入株洲市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通过湖南省环保局主持的环境影响评审。 园区地质条件良好,系低山缓丘地形,以低山地、丘岗地为主,地势较为平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无霜期长达290多天;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洣水之滨,紧邻长、株、潭城市群,醴茶铁路、106国道、315省道、衡炎高速、岳汝高速穿境而过,并与县城拥有的水、电、路、讯、生活福利等公用资源共享,是工业建设的理想地域。
园区高强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10亿资金修筑了16.95km60m宽的园区主干道,架设了16.49km10kv输电线路,改造了10kv高压线3条,铺设了15.82km0.3m直径的南北双线自来水管网和14.83km1m直径的排污管道,完成了吉龙路、兴工路、兴业路的绿化、亮化工程,1000兆光纤已入园,首期20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竣工并全部租出,二期30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动工,10000平方米企业服务中心大楼、20000平方米仓库和20000平方米物流配送站已经建成,排污、排水系统基本完善,自来水日供应量达30000t,日处理25000t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230t的垃圾场已建成并运行。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开发面积504公顷,占总规划面积的63%,投资强度达到了1600万元/公顷。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园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突出规划先行,推进基础 前移,承接产业转型,实施产城融合。转方式,调结构,建“两型”,真抓实干致力建设一流园区;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励精图治倾心打造完美社区。瞄准“建设一流园区,打造完美社区”的战略目标,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展新貌”的战略步骤,建设百亿产值园,税收突破三个亿,使工业经济呈现“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建设提质,产业提效”的良好态势。把园区建设成为“事业发展,管理有序,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生活共同体。
园区布局为五个功能小区:即农产品生物医药加工区、电子信息产业区、轻工机电制造区、精细化工冶炼区和管理中心服务区。产业发展重心将放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优势板块上。到目前为止,已有35家企业入园落户,其中正式投产20家,动工在建8家,待建企业7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08亿元。2008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5.67亿元,实现利税1.29亿元。到2012年末,力争规模以上入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亿元以上,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达到3亿元以上。[2]